浙江“抢人新政”背后的3点真相,招商人必须懂

2022-07-19 00:00

虽然已成旧闻,但是#浙江大学生创业失败贷款10万元以下政府代偿#这个话题激起的层层涟漪,还迟迟未能停止。

这几天看到很多评论,也有不少解读。有些人觉得浙江就是有钱,也有人质疑资金从哪里来,还有人针对细节进行科普,提醒大家“代偿”不代表不用还钱,只不过“债主”从银行变成了政府。

但是,很少有人去解读浙江政府这个政策背后的深层逻辑——为什么政府要去给银行兜底?

这当然不是坏事,但却是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发展的经典案例。其背后隐藏的,是城市发展在现阶段面临的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

资本市场尚不完善

浙江通过给银行兜底增加流动性

开头也提到了,代偿并不是政府帮你还钱。

这个“代偿”的本质是债务转移,也就是说:你借了银行的钱去创业,但是现在暂时还不上,政府先替你还,等以后你有钱了再还给政府。

所以,“代偿”的真正目的不是给贷款人兜底,而是给债权人兜底。看上去是给创业失败的大学生撒钱,实际上是帮银行对冲风险。

2021年12月以来,央行连续降准、降息,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缓解中小微企业压力。央行副行长刘国强的罕见表态,更显示出上层对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的迫切需要。

浙江“抢人新政”背后的3点真相,招商人必须懂

当前的重点目标是稳,政策的要求是发力。怎么发力?从三个方面来说:

充足发力,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,保持总量稳定,避免信贷塌方;

精准发力,要致广大而尽精微,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,还要主动出击,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,主动找好项目,做有效的加法,优化经济结构;

靠前发力。抓紧做事,前瞻操作,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。

——刘国强 (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)2022/1/18

浙江这次出台的“抢人新政”,正是地方政府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精准施策。

通过为银行兜底的方式,尽可能帮银行分担风险,减少后顾之忧,从而促进闲置资金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,激活创新创业,促进产业发展。

相比于简单粗暴地给予大额补贴,这样的方式虽然没那么直接,但是明显更良性。

不过受限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,这种方式并不能“治本”。想进一步解决流动性问题,还需要对资本市场进行更高层面的系统布局。

浙江“抢人新政”背后的3点真相,招商人必须懂

去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“资本”二字在国内被骂得抬不起头。但是,无论从中央的文件还是地方的政策,都能看出中国还是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——让钱去到该去的地方,起到该起的作用,推动该推动的产业。

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中国正在与过去40年的经济增长模式挥手作别,努力通过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,提高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。

这个过程中,旧产能不会自动出清,新产能也不会从天而降。如果说,产业升级的成功=1%的天才+99%的汗水,那这99%的汗水,应该也包含资本市场提供的金融之水。

但放水的前提,是要更加规范,也更加理性。

对标发展日趋白热化

“优等生”把城市竞争推上新层面

除了金融层面的问题,更显而易见的是,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到现在,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。

关于这一点,从近几年在城市之间掀起的“对标热”和“抢人大战”中就可见一斑。

比如武汉就喊出了“社会治理要对标北京,营商环境要对标上海,科技创新要对标深圳,智慧城市要对标杭州”的口号。

南昌则要对标成都,打造山水名城,对标合肥,实施科技创新,对标长沙,发展流量经济。

浙江“抢人新政”背后的3点真相,招商人必须懂

从某种程度而言,正是城市之间的比学赶超,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向更高层级迈进,也造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。

然而,城市间的你追我赶从未停止,却也未能跳出“大干快上”的窠臼。不少地方误以为对标学习就是跟着目标搞造城运动,很多县和乡镇都建起了高楼,导致中央不得不发文叫停。

过去40年,与城市化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,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速的双双放缓,大规模造城运动已经接近尾声。没有相应的产业和人口做基础,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,无异于画饼充饥。

此外,急功近利的心态,也容易让城市将对标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政策、路线、战略的复制粘贴。

前几年直播带货兴起,多地都提出要打造“直播电商之都”。然而,看似一台手机就能干的直播电商,背后离不开品类丰富、价格低廉的商品供应,也离不开优秀直播人才的支撑。

据统计,中国排前10名的MCN机构,有7家都位于浙江(杭州6家,嘉兴1家)。

浙江“抢人新政”背后的3点真相,招商人必须懂

被称为“网红直播第一村”的浙江义乌市北下朱村,聚集着2000多名网红,5000多名短视频从业者,每天送出的订单平均在60万件左右,依托的是义乌小商品市场近10万家商铺。

同样要打造直播之都的成都、重庆等中西部城市,就算再积极打造直播基地,没有相应的产业链供应链作为依托,也就很难形成竞争力。

不难发现,对标发展背后的这种目标导向的计划思维,正在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掣肘。

而作为国内城市主要对标对象的上海、深圳、杭州这些“优等生”,已经将城市之间的竞争上升到了经济、环境、社会治理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城市软硬实力综合大PK。

如今的“抢人大战”也不再是城市对人才的单方面吸引,而是城市共建、情感共振的综合过程。

城市本身的综合管理能力、发展潜力以及亲和力,才是毕业生关注的首要问题。

政府职能定位的新探索

浙江“抢人新政”背后的隐藏条件

回到这次的“10万以下政府代偿”来说,过去各地抢人的手段主要是什么?

落户政策。

前几年,各大城市吸引人才基本上都是靠落户政策。落户就是为了买房,买了房才能解决教育、医疗等问题。本质上依托的还是房地产,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政策、核准审批。

但在国家坚持贯彻房住不炒,同时点名要求各大城市全面取消或放宽落户限制的背景下,靠城市户口和购房资格来抢人的模式,很快就会失效。

未来在人才争夺中真正有吸引力的,还是城市本身的综合管理能力,以及依托于城市管理能力的产业发展能力,这也对主政者有了更高的要求。

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的试点,在政策上大胆摸索,是非常值得肯定的。

从过去简单的给钱给户口,到用金融的系统性思维,去推动经济的活力,促进产业的发展、创业创新的活跃。

这背后是一座城市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定位,也是主政者在新发展阶段对政府职能的探索。

这才是浙江这次新政背后真正吸引人才的隐藏条件,更是其他省市真正需要学习的地方。

如果未来各地只是一哄而上出台一大堆类似的政府代偿政策,那格局就真的小了。

只有告别机械式的对标热,立足于城市自身,回归城市服务于人而非服务于城市,城市才会有创造力和人文气息,才会不断有年轻人在时代洪流之前共同参与城市建设,见证城市走向辉煌。

来源:招商网络

展开
投资咨询热线
400-168-6016
  • 招商引资政策
  • 工业用地信息
  • 厂房租购平台
  • 其他招商信息
  •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
    快去查看吧~
    政策下载
    在线咨询
    电话沟通
    电话咨询
    400-115-5265
   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